冷拉异型钢管普氏定价引争议

从2010年以后,全球冷拉异型钢管定价从年度协议价转入指数定价,即普遍参考普氏指数为定价基准,进行季度或月度结算的模式。
邱跃成表示,普氏指数的形成来源于冷拉异型钢管价格,但其样本选择少且存在人为抬高招标价格等问题一直备受市场争议。
“这么多年尽管普氏指数的定价一直受到非议,其指数波动也很激烈,至今也没有找到其他更合适的定价方式能让供需双方都更加认同。”上述钢厂负责人说,选择普氏指数,实属无奈之举。
“当前国际市场冷拉异型钢管的定价机制由以前的长协定价机制逐渐转变为普氏指数月度定价。普氏指数数据来源包括电话问询等方式,向矿方、钢厂及交易商采集数 据,其中会选择30家至40家‘为活跃的企业’进行询价,其估价的主要依据是当天高的买方询价和低的卖方报价,而不管实际交易是否发生。”朱世伟告 诉记者,普氏被四大矿山采用,其他矿山跟随。由于结算公式给予矿山的报价份额极高,因此矿山存在调高报价从而影响指数价格的可能,并不考虑成交与否,而对 冷拉异型钢管需求大的中国企业并未参与定价中。
相关新闻
- 2025-4-19小口径冷拉无缝钢管
- 2025-4-19小口径冷拔异型钢管
- 2025-4-19小口径冷拔异型钢管
- 2025-4-19小口径冷拔无缝钢管
- 2025-4-19小口径精密光亮无缝钢管